工時長及久坐的工作模式,亦令不少上班族腰、頸痛,IT及金融業高危,加上人口老化因素,醫生恐脊椎病增本港醫療負擔。
今日是「世界脊柱健康日」,脊骨神經科醫生表示,以往脊椎問題的求診個案,7成為創傷性病因,如意外、劇烈運動等,而因久坐、姿勢不當、長時間用電腦等靜態問題引致病症,僅佔3成。但隨着港人工時長,久坐辦公室對電腦工作,致靜態病因而求診個案已增至6成,其中以資訊科技界、金融和投資銀行等從業員為患上脊椎問題的高危行業。
投行女高層 頸椎移位壓神經
醫管局統計年報數據顯示,港人因頸及其他椎間盤脊椎的疾患而要入公、私營醫院治療,出院人次和死亡人數,由05年2,607人增至09年3,430人,整體增加32%,其中公院人數的增幅更達64%。
一名40多歲的投資銀行女高層,每日工作由早上9時至晚上7至8時,去年起出現手痺、手無力、頸痛等問題,曾以跌打、針灸治療,但情況時好時壞,工作時痛楚加劇,但休息和放假時痛楚則消除,半年前向脊醫求診,始發現其頸椎已失去正常呈「C」字形的弧度,X光確診更發現頸椎移位壓住神經綫,經20次拉頸矯正恢復至原有弧度後,病徵改善,惟因求診遲,手無力問題無法100%恢復。
除白領易有頸椎問題外,電子遊戲機、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近年普及,亦令患者有年輕化趨勢。
一名15歲少年,3至4年間經常俯身打機,脊骨長期受壓下,頸椎關節長出骨刺,結果致頸膊痛、頭痛和手痛等,學習難集中精神,要進行矯正治療。
香港執業脊醫協會主席陳允灝指出,其診所病人因脊椎問題求醫,從前以腰椎為多,當時腰椎和頸椎求診比例為6比4,但近年因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普及,兩類病人比例卻逆轉為4比6,頸椎患者更由以往中年才發病,現卻年輕至10多至20歲。
「行入地鐵車廂你都會經常見到,好多人都係俯低頭玩電話、電腦!」陳指其診所有四分之一病人,是年僅20多歲以下的年輕患者。
電子產品普及 脊椎問題惡化
陳允灝又說,電子產品普及只會令巿民脊椎健康問題惡化,相信難以逆轉,加上人均年壽增長,脊椎病變必會增加社會醫療負擔,建議政府增加教育和宣傳,提升巿民對脊椎健康的意識,巿民應多作戶外活動,僱主也可配合減少工時,減少員工久坐對住電腦工作。
香港骨科醫學會脊椎分會會董兼骨科專科醫生陳英琪表示,脊骨病症約佔骨科病例三分之一,腰椎和頸椎比例則為6比4,腰椎問題以椎間盤凸出較普遍,肥胖、久坐,缺乏運動、長期要坐在震動的環境內工作如司機,是患上椎間盤凸出的高危因素,本港近年受生活環境轉變,椎間盤凸出的病人,亦由以往多為在30至40歲中年發病,近年亦有年輕至20多歲患者。